「人為善,福雖未至,禍已遠離;
人為惡,禍雖未至,福已遠離。」
.....昨晚 呆呆深夜醒來...
該為自己一年來個總結...
唔....以呆呆老是宅在家睡大覺的性子<---聽天由命+ 隨遇而安....
除非天花板突然陷下來壓扁呆呆...
不然 呆呆一輩子都會安全無虞.....
..不過 呆呆娘在今年經過數場劫難..
都能安全渡過.....<----感謝諸天神佛幫忙..
而呆呆在下年度仍然會努力做好事..
本著存好心+ 做好事+ 說好事的心來行走塵世間...
行走修學校+ 集點捐書書+有點餘錢去扶助病危...
希望呆呆( 呆呆爸+ 呆呆弟+ 呆呆娘)一家繼續安然渡過任何難關...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各位看倌安..本著一副行善心..@_@...
這是呆呆昨夜在網路搜尋回來的...
希望各位看倌(有緣份)仔細讀一下....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名言:出自了凡大師的四訓經典禪語對話
「人為善,福雖未至,禍已遠離;
人為惡,禍雖未至,福已遠離。」
意思是說,一個人經常修善法,
雖然沒有得到很大的回饋、福報,
但是最低限度大禍已經遠離;
相反地,一個不仁不義、喪盡天良,
做盡了種種壞事的人,
表面上看來似乎是平青雲,
但不要羨慕他,
因為福報早已遠離了他,
只是現前還沒有受到惡報。
儒家有句話:
「為善必昌,為善不昌,
必有餘殃,殃盡必昌;
為惡必滅,為惡不滅,
必有餘德,德盡必滅。」
說明一個人做了善事,
現在卻是事事不順利,苦苦惱惱一生;
某某人雖做壞事,不但不受報,
而且還有權有勢、呼風喚雨;
這與佛經上所說的
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」,
好像不一致,難道沒有因果?
假使一個人在過去生
沒有修善法、福報,
今生就會因餘福不足
而易遭遇種種障礙;
如果這一生知道行善、修福報,
重新開始,等到福德、善法修圓滿,
惡運消除了,很快就能平青雲。
同樣地,
今生做了種種違背良心道德的事,
還能夠呼風喚雨,不受惡報,
這是因為過去的餘德尚在,
現在所享用的是過去生累積而來的福報,
是不值得羨慕的,
因為今生不知道繼續行善、累積福德,
只是在享用,乃至糟蹋,
終究是坐吃山空,等到餘德用完,
惡報一定會現前,
這是絕對百分之百的定則與真理。
「為善不昌,必有餘殃,殃盡必昌。」
為善卻不昌達,
是前世、過去生中的業報,
等到業報受完,現在的善報一定會現前,
所以「殃盡必昌」。
另一方面,做了壞事卻沒有受報,
是前世有德,「德盡必滅」,
福報享完就會受報,
這是儒家的思想,
但與佛法的道理卻是不謀而合。